課名:應用立體視覺藝術 (Applied stereo visual art)

授課者: 唐大崙

授課者簡介:台大心理學博士

學分數:2學分(選修)

人數上限:

選課限制:無

上課時間:

授課目的:

自從1960年,Julesz發明隨機點立體圖之後,視覺藝術就脫離了平面的桎梏,轉向立體空間中的探索。 原本在平面上考量的形狀、色彩、光線等等,各種生命張力的安排,隱然有了另一種更生動的表現方式。畢竟, 視覺藝術品的創作目的之一,即是帶領人類突破感官世界的極限,開發另一個想像空間。希望修畢這一個課程 之後,您又多了另一項藝術創作的本領。

此課程開授之目的在於,把視知覺心理學上所發現的現象應用於藝術品的創作上,尤其是雙眼立體視覺與 視錯覺的產生。這是一項需要結合電腦圖學與心理學的藝術創作課程,所以希望選修的同學皆有一些電腦繪圖 經驗與計算機概念的基礎。課堂上除了有關於立體視覺的原理闡述之外,另一個重點是在實作上的表現,所 以還包括如何使用電腦繪圖軟體(如PHOTOSHOP等)製作這些圖片,產生你想要的視覺感受。

本學期中將講授以下單元:

1.介紹雙眼立體視覺形成之原理:包括視角、像差計算、空間頻率等等基本概念的講解,及各種雙眼立體視覺 研究已知的現象(立體攫取、透明感)及其製作原理、並進行相關的眼動視覺實驗。
2.電腦輔助設計在立體視覺上的應用:介紹如何使用現成的套裝軟體製作這些立體視覺效果。
3.美學與藝術感的評估:課堂上穿插各種市面上可見的、或同學的製作成品的評估、講解。
4.閱讀並報告相關文獻、論文

課程要求:

1.因為此課程的重點在於實作方面,所以期中以課堂討論與實作表現打分。
2.期末以報告打分。
3.以修過計算機概論課程的學生優先選課。


上課方式:一半講解(原理部份),一半為學生討論,腦力激盪方式創作作品。

參考書目:

1.藝術與視覺心理學,Rudolf Arnheim著,李長俊譯(節譯本)。
2.Foundation of Cyclopean Perception,Bela Julesz,Chicago press.
3.實驗審美心理學--繪畫篇,潘智彪譯,瓦倫汀著
4.Digital Image Processing,
5.Computer Vision,

課程進度表:

第一週:課程簡介及單、雙眼視覺訊息的差異
第二週:基礎視覺特性(一:光學的)
第三週:基礎視覺特性(二:生理的)
第四週:電腦圖學基礎(一)
第五週:電腦圖學基礎(二)
第六週:隨機點立體圖實作(一)
第七週:隨機點立體圖實作(二)
第八週:雙眼視覺現象介紹(立體攫取、透明感)
第九週:錯覺現象實作(一)
第十週:錯覺現象實作(二)
第十一週:單張隨機點立體圖製作原理
第十二週:單張隨機點立體圖實作
第十三週:伴隨單眼形狀線索的立體圖介紹
第十四週:色彩與亮度的影響
第十五週:凝視焦點的眼動訊息簡介
第十六週:凝視焦點的眼動訊息實驗
第十七週:藝術鑑賞與實作討論(一)
第十八週:藝術鑑賞與實作討論(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