預約新綠未來
 

綠色發展」的歷史內涵
 
 

/ 鄭先祐

 
緣起
 

Where is the beef?」,這是我在美國唸書的時候,美國社會開始流行的一句話。當時一九八○年代,美國電視上有一則漢堡的廣告,內容是有位矮小的老太婆,走到高櫃檯前要買一個大漢堡。當這位矮小的老太婆,接到在高櫃檯上的服務員手上的漢堡後,隨即打開漢堡,並且說:「Where is the beef?」。這是指在這麼大的漢堡中,牛肉餡在那裡?情境對比非常的尖銳,老太婆的樣子和語調也令人印象深刻。「Where is the beef?」,因而風行美國,意指「內涵在那裡?」

這句話傳到台灣,翻譯為「牛肉在那裡?」。這是指「牛肉場」?素食的人士,聽起來或許會更不舒服!這不僅很難體會含意,更可能會誤導!因此有人說,應該是「豬肉在那裡?」,有人則說,應該是「肌肉在那裡?」,或是「雞肉?」。

這是一個文化背景差異的範例。這或許也可幫助我們了解「內涵在那裡?」才是問題的根本。生態環保、經濟發展、或是永續發展、綠色生活等等,都只是口號而已,其「內涵在那裡?」,這才是爭議的所在!

譬如說,廣建大型焚化爐,這是生態環保的嗎?繼續興建七輕八輕,是經濟發展的內涵嗎?「有機農業」的內涵是什麼?「綠色執政」就可保證「綠色發展」嗎?至於「永續發展」,這早在二千多年前的秦始皇就有此觀念,他要其臣民稱其為「萬歲」,又想求取「長生不老」之藥,這些想必都是為能「永續經營」其帝國,讓帝國得以「永續發展」。
 
 
綠色發展
 
何謂「綠色」?內涵是什麼?按字面來說,綠色:本意代表「綠色植物」,即是代表「生命泉源」,是生命世界有機能量的來源。於人類的社會中,代表「生產基層」,是文明享受的供應來源。綠色,亦是代表「維生体系」的支柱,維持各種生命(含人類)生活的生態環境。整体而言,「綠色」代表「根本」、「基層」, 和「維生環境」的可持續,以及健康、舒適與安全。

「綠色」,字面亦內涵「和平」,如同「綠色植物」,自力更生,和平相處。「和平」,代表「非暴力」和「非武力」,這是自然多樣穩定体系維持的基本原則。暴力與強勢,帶來的是單調(如:沙漠、草原)與滅絕(如:史前的大形哺乳類、中生代的恐龍)。自然生命世界的歷史,是朝向多元與多樣的方向演進,基本上是「綠色和平」的,任何違反自然合諧的「強者」(掠食者)必然滅絕。

「綠色發展」,簡單的說就是朝向「綠色和平」的發展。然而,這只是字面的含意,如此仍是難以統整其內涵。瞭解「綠色發展」的歷史來源,或許可以進一步瞭解其內涵。
 

農耕的起源
 
「農耕」因而產生的糧食剩餘,奠定人類踏上文明的基礎。然而人類開始農耕,卻是迫不得已的選擇。約在一萬多年前,當冰河逐漸退去,野生動物和植物的資源逐漸增多,但人口的增加速度更快。原本依靠狩獵採集的生活方式,各地區所能承載的人口數(carrying capacity)是相當的有限。現代的學者估計當時平均每人需要有520 KM2的土地(富有野生動物和植物);如此推算,大台北地區也大概只能養活200500人。

當超過可承載的人口數,飢餓就難免發生。過分的狩獵與採集,更可能肇致野生資源的耗竭,造成飢荒。當時因為飢荒,可能有許多的人群離開部落,出外尋找可以生活地區。當一群飢餓的人們來到一片草原,雖然沒有大型的野生動物可以獵捕,但他們有可能發現整片草原結滿種子。草的種子,很小又很硬,於過去的年代,人們可能不曾想過要享用,但因為飢餓,人們或許想試看看。人們取出其工具(石器)開始收割這些草的種子,收集後,並用石臼去除種皮,然後加水在火上熬煮。這可能是人類第一次食用「米粥」的情境。

米粥,明顯的有治療飢餓的功效。當人們發覺米粥是可運用的食物後,就逐漸擴大這些有用資源(稻米、或是各種野生農作物)生長的面積。這就是農耕的起源,運用人為的力量將原本是其它動物和植物(野生)生長的土地,變更為人類使用的農業地。換句話說,原本供應各種野生動植物的生活所需的自然野地,經過人類的開發,轉變成供養人類的土地。人類開始邁入按自己的需要來改變環境的時代。在這之前的數十萬年,人類都是按自然環境的狀況,想辦法適應生活。

隨著人類改造自然環境的力量逐漸擴張,各種野生動植物生活的土地逐漸減少,人類可獲得的食物資源則逐漸增多,因而產生大量的糧食剩餘。只要一部份人農耕生產,就可產生大量的糧食,可以養活許多不必從事農耕的閒人。這些閒人因而可以從事糧食生產以外的工作。

按目前學術研究的資料顯示,全球各地的農業至少有八個各自獨立發展的中心。農耕是很辛苦的工作,特別是於古老的過去。若是野生動植物的資源夠用,人們明顯的是不願意在大太陽下辛苦的彎腰在農地工作。於野生資源豐盛的地區,人們可能會仍持續狩獵採集的生活。
 
 
文明的起源
 
農耕的出現後至文明的興起,雖然於不同的地區各有不同的情況,但兩者相差至少千年。文明(Civilization),字源來自「城市」(city),意指的是「城市中形成的文化」。相對於鄉村,文明社會是一種精緻和華麗的生活。世界各地曾發生過的每一個文明,代表著一段美景,但這些都是建立在廣大的鄉野勞動者和自然資源的犧牲上。

人們開始農耕後,逐漸形成社區生活。一般而言,這些應該都是安詳富庶的農村社區。然而,為何會放棄這樣的生活方式,而陷入文明帝國的漩渦中。於文明帝國中,雖然有些人可以更快樂幸福的生活,但是廣大的民眾的生活往往是更辛苦。按學術界的研析,這可能是因為災難,或是貪婪,或是兩者混合而成。文明帝國的起源,通常都需要經歷戰爭的洗禮。勝者成為貴族,敗者就成為奴隸。

簡單的說,人類因為災難或是貪婪,對內鬥爭,對外戰爭,爭奪資源,匯集資源,以求永續發展。如此歷經幾千年,一直至目前。全球各地人類文明各自面臨許多次的承載不足的困境,糧食生產不夠人口享用的壓力,人們還是一直都採取同樣的對策。這些對策包括:增加土地開發、發展交通能力、移民、控制生育或人口(以宗教或政治力)、以及向外擴張(以軍隊、政治、科技、經濟等方式)。如此擴張對策往往終將碰壁,因此世界各地過去許多文明終究衰敗。甚至因為過度開發,耗盡地力,文明的發詳地通常成為廢墟。

倘若地區仍保有豐盛的生產力,政權朝代替換,這個地區還是仍可保有文明帝國。雖然文明帝國可以轉移至其它地區(有資源的地區)持續發展,但資源耗盡的地區終究衰敗,因而成為廢墟。

 


 
 
 
 
科技的威力
 
「農耕」是人類克服飢荒,奠定文明基礎的科技力量。從那時候開始,雖然世界各地文明歷經多次興衰變遷,但是整體而言,科技的進展一再的幫助人們克服資源不足的困境,不僅讓人們可擷取更多更豐盛的資源享用,而且每單位享受的耗能量亦顯著的減少。

譬如,隨著科技的進展,相同的照明亮度,耗用的能量是顯著的減少(圖1)。早期人類燃燒木材作為熱能的來源,當時有人擔心樹林終將不夠使用。然而,科技的進展讓人們可以燃燒煤炭,天然氣和石油製品等化石燃料。同時更進一步發展出塑膠製品,更進一步減輕對木材的需求。隨後,人們又發現化石燃料可能會被耗盡,但科技又發展出「核能」。近代「核能」似乎有嚴重的安全問題,科技又再發展「可再生的能源」。

幾千年來,世界各地的政權更替,文明興衰,許多地區因耗盡而廢棄,但人類整體而言,科技一再的幫助人類突破自然環境的限制。或許是因為人類,整體而言,至今仍未被自然環境的限制真正的打敗過,一般人總是認為「船到橋頭自然直」,科技應該終究會幫我們克服萬難。

為克服困難,發展新科技,但新科科技,又產生新問題;新問題,又需要新科技。如此的循環,科技的力量是快速增強。過去只是刀劍式的科技,現在已經是如同原子彈的科技。科技的誤用,過去只會傷害一些人,現在是足可毀滅整座城市。過去只是會造成某個地點或地區性的傷害,現在的傷害往往是可達到全球性的影響。

面對日益嚴重的生態環保問題,人類仍舊可以如同過去,依靠「科技」脫困嗎?相信如此者,可能是大多數人。這些大多數屬於所謂的「科技主義者」。至於相信科技終究無法解決問題,甚至會終結人類文明者,目前仍是少數。這些可能會偏向於「生態主張」、「自然主義」、或是「綠色主義」等等。
 
 
 
結語
 
「綠色發展」,「綠色主義」,「生態主張」,或是「環境主義」,「仲裁主義」等等,這些都是人類對近代文明反省之後的產物。實質的內涵,多元多樣,但根結是在於對現代科技與工業的信仰或批判程度的差異。

科技有雙重的威力,正面的和負面的。科技正面的力量是否可勝過負面的?目前無法如此,但未來是不是可能?這或許仍是不能確定。但是有一點是可確定的,目前可耗用的資源是有限的,且若是持續目前的發展模式,人類文明終將可能毀滅。雖然未來的科技或許可能再度幫忙克服難關,但科技發展總是需要時間和資源來研發。新科技的產生是否來得及挽救人類?減緩人類耗損資源,這將有助於減緩人類文明崩潰的時程,讓科技可有更充裕的時間和資源以挽救人類。生活儉樸,保育自然資源,發展綠色科技,建立垃圾回收再利用的體系,這些都是目前絕對必要極力推動,以減緩資源耗損的政策。

我們下一代的前途如何?這就要看我們這一代的努力是如何?我們能保育更多的資源,下一代的發展就可有較大的迴轉空間。人類的文明或許才可能得以持續更久遠!